用西游记聊融资故事
以实用的技巧,深刻的批判,彻底的反思,给你指出一条融资生路
西游记式的合伙人机制为什么会失败?
唐僧,孫悟空,豬八戒,沙和尚去了西天取西經,回來之後大家就各散東西。
因為唐僧功勞最大,所以他就被政府分配了很多資源,成了有錢人。
孫悟空本身一路上取西經、打怪,累積了很多經驗。
完成任務之後,他就想:要不老孫也開餐館,做點生意?
於是孫悟空就奔著要去做生意了。
豬八戒本身經營有方,嘴巴很甜,是很好的銷售人才。取經回來之後,他本身就已經開始在做生意了。
而沙和尚本身沒什麼獨特的才華,只會燒柴煮飯,賺的錢不多。
當孫悟空想找人合夥做生意時,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豬八戒。
他說:“豬八戒,我想開餐館,老孫的領導能力、管理能力、打怪,一路上你也看到了,我絕對可以經營好一間餐館。”
豬八戒說:“我本身也有開店,都很忙,我可以出資本,但是不可能跟你一起打理這間餐館。師兄你這麼厲害,不如你就作為一個管理人、經理人的工作來打理這個餐館,我出資金就好。”
孫悟空說:“行!果然是兄弟!”
在錢方面沒問題了,孫悟空就去找第二個投資人,他的師父——唐三藏。
“師父,去西天取經,一路上這麼辛苦,現在我很想自己開間餐館,好好做生意。豬八戒已經答應投資我了,師父你是不是也要投資我一點錢呢?”
唐三藏說:“沒問題徒兒,去西天取經,在打妖怪上,你的表現很好,師父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好一間餐館。”
搞定了兩個投資人,孫悟空馬上去找沙和尚,他跟沙和尚說:“大師兄要開一間餐館,豬八戒和師父都投資了,你要不要過來一起做?在西天取經的時候,你一路上燒柴煮飯都做得非常好,咱們就讓你來做大廚吧!”
沙和尚說:“我沒錢啊,我去取西經的時候,薪水都被你們拿完了,沒有存到半分錢!如果進一間餐館,我只當廚師,沒有股份,我做工就沒有動力,所以你們必須給我一點股份。”
孫悟空想了想也對,師父有錢、豬八戒有錢、我有一點錢,沙和尚沒錢,那我們三人合起來,給沙和尚一點股份也是好的。作為一個廚師,如果在一間餐館沒有股份,那麼肯定做不久,可能做一半就跑了。
這一點是不是很多開餐館人的一個思維呢?一定會給廚師股份,要不然廚師就是股東之一。
那麼狀況就這樣定了下來。唐僧出了35千、豬八戒出了35千、孫悟空出了20千,他們三人合起來,又給沙和尚出了10千。
所以整個開餐館的成本是100 千,師父佔35% 的股份、豬八戒佔35% 的股份,所以兩位是餐館的大股東,而孫悟空本身出了20千,所以佔20% 的股份,沙和尚一分錢也沒有出,但因為他是廚師,所以佔了10% 的股份。
餐館終於開張了,生意非常好。因為孫悟空是最好的職業經理人,才華橫溢,公司的品牌、項目、管理人員、選地點、選材料、上流下流廣告,他全部做完了,盡心盡力為這個餐館取得了很多的生意。
在創業期間,很多時候創始合夥人都要做很多的工作。但是孫悟空的薪水,他們可就刻薄了。
因為唐三藏本身就已經有錢,是一個商人了;而豬八戒更不用說,是個老油條。他們就開會決定:“孫悟空,以你現在的資歷,如果你在外面當一個職業經理人,薪水大概是15千到20千,但是這個餐館畢竟是新開的,是大夥兒的生意,要不然你就不要拿這麼高的薪水,就拿個5千好了。
孫悟空想了想,說:“也對,創業總要付出的。那老孫就拿一個5千塊好了!等餐館做起來,我才拿高一點。”
這邊就犯上了一個問題,也是很多人同樣的問題:他們創始人、工作的人、股東做最多的工。但是卻往往拿不到跟外面一樣的薪水,偏偏要壓低股東的薪水。這是一個很奇怪的現象,相信很多人都犯上了這個錯誤。
那麼餐館開了,孫悟空拿了5千塊的薪水,開始用心用力、盡心盡力地經營這家餐館。
唐僧根本不理事,他只是負責出了35千,佔了35%的股份,成為這餐館的最大股東。
而豬八戒本來說了只出錢,不出力,但是他出嘴巴。因為豬八戒本身就是很浮誇的人,而且他又做過生意、在開店,所以他經常到餐館點東點西、指東指西,叫工人做這個、做那個,而且還進到廚房,去跟沙和尚說“這種菜不能”、“這種菜不好吃”、“要改這個菜、改那個菜”,很多的管理,都在廚房裡面,幹預到很多公司正常的運作。
孫悟空盡心盡力,做得很好,沙和尚本身也盡到自己的責任,做一個很好的廚師。
而原本說好出錢不出力的豬八戒就犯了一個錯誤,他很多嘴,又很想去幫忙餐館,所以乾涉了管理權。
那經過半年之後,餐館慢慢地出現問題。是什麼問題呢?
因為豬八戒不懂得營運、也不懂得菜單,但是給了很多意見,最後跟沙和尚產生了摩擦,師兄弟開始吵架。於是,廚師不干了,觀眾的口味捉拿不定,餐館的生意就開始慢慢地下跌。
那沙和尚說:“我在這裡打工,一般只是拿薪水,我是有股份才可以分到錢,萬一這公司沒賺到錢,那我10%的股份,其實也是沒有錢可以收回的啊!”
於是沙和尚心裡就想:不如換工作吧?生意好像越來越差了,我的分紅可能都拿不到了。我不要做了,我退股了。
於是半年之後,沙和尚因為跟豬八戒之間產生了問題,再加上看到公司沒有辦法很快地賺錢回本,於是沙和尚就決定退股了。
餐館的廚師開始退股,開始不干了,怎麼辦呢?只好趕快請第二個廚師回來!
但是做餐館就是這樣啊,廚師走了,生意就下跌的更加厲害了。
豬八戒說:“不行了,我當初出了35千,不知道幾時可以收回,我要進來再管更多的事情。”
於是開始乾預孫悟空的內政問題、控制問題、出錢問題,當初講好的“出錢不出力”,但今天卻什麼都要管。
孫悟空也生氣了!老孫做得那麼辛苦,才拿一個5千塊,如果我去外面打工,可以拿15千到20千。在這餐館裡面,我還要給你控制,簽支票還要給豬八戒看過。唐僧是最大的股東,雖然沒有出聲,但是在重要事情方面,都必須經過唐僧的同意,這個支票才能夠去兌現,那件事情才能夠去進行。
在種種問題的發生之下,一年之後,這個餐館就倒了。
核心內容
以西遊記這種組合:唐三藏、孫悟空、豬八戒跟沙僧,這是最棒的一個組合。但為什麼生意會失敗呢?讓我為大家一一地分析。
西遊記這種合夥人生意,犯上了什麼樣的問題呢?
講好的出錢不出力,那這種人叫做投資人。很多傳統企業裡面,犯上一個很大的錯誤,就是把投資人變成創始人。
什麼是創始人?創始人就是要出錢出力的,而投資人只負責出錢不出力。
所以投資人跟合夥人,不能算是創始人,而孫悟空在這個裡面犯的最大的錯誤,就是把投資人當成創始人。
跟投資人合作最好的方式是什麼?只出錢,不管事。
他沒有控股權、沒有決定權、不參與管理。
另一種方式就是讓投資人做債券融資、債券的投資,而不要把投資人當作是創始人。
因為創始人一定要出錢跟出力,但是如果把它弄成債券融資,如果唐三藏不入股,就是說不控股公司、沒有決定權,那麼他把35千當做是借給孫悟空去開餐館,那么事情就不會發生這樣的問題。
如果當初豬八戒也把錢借給孫悟空,約定在一定的時間内,一年裡面給回8% 到10% 的利息,3年裡面拿回本金,那這種債券的融資,就不會發生像剛才那樣的問題了。
所以投資人一定是只出錢而不出力。
這是很多老闆都會犯上的問題,就剛才那個例子,唐三藏是給了35千,佔35%的股,豬八戒也給了35千,佔35%的股,而孫悟空是做事的人,負責營運一切,是一個CEO、是一個創始人,但是他給了兩萬塊,只佔20%的股。
那麼所有的問題發生在哪裡呢?給錢那一方只是負責給錢;出力的人,他本身的技術、才華、市場佔有率、市場資源,都可以當成錢。
那孫悟空本身在一路打怪的時候,累計很多的市場經驗,不論做營銷、員工管理、做系統、做品牌,他都是最棒的,所以是不可能用他的兩萬塊來抵20%的股份,他應該是用兩萬塊佔50%的股份,這個是比較合理的。
另外一個問題就是:孫悟空本來在外面打工是可以拿到15千到20千,但是回到自己的公司,反而只拿5千。那以這情况來說,這個創始人就有很高的風險。
第一,他生活的品質會降低。因為他本身只拿5千塊,根本就不夠生存,怎麼能夠替公司繼續打拼呢?
合理的方法就是,當我們在用一個創始人作為公司的合夥人、或者股東、或者職業經理人的時候,他的薪水一定要跟外面一樣,甚至更高。
只有處理好了自己的生活,才能夠替公司去賣命。
一分錢都沒有出反而佔了10%的股份,這是什麼道理?
就算是技術入股,這種捆綁也是不牢固的。
什麼是技術入股呢?就是沙和尚本身会煮,是廚師,所以是技術入股。但這種股份基本上也是要給錢的。
如果那個廚師沒錢,怎麼辦呢?你可以當做借錢給他,然後讓他入股公司,在公司分紅的時候,慢慢把那個錢還給公司。
這就是說,每一個創始人都必須出錢,沒有所謂的股份是白送的。
唐三藏出了35千,佔35%的股,豬八戒也佔35%,但他們有控制權、話语權,管理權,會干涉很多公司內政的工作。那廚師也会很茫然,到底誰才是老大?
一間好的公司,一定要有所謂的老大,要有分工。如果孫悟空是老大的話,他必須佔大部分的股份,那唐三藏跟豬八戒如果本身只出錢,不出事、不做事,那他們基本上只是一個投資人,完全不能擁有公司的控制權跟管理權。
那沙和尚說不幹就不幹,這什麼意思嘛,對不對?
當初沙和尚是技術入股,因為他是大廚,所以擁有10%的股份,進來公司裡面,賺錢就有得分紅。
但是這種捆綁也是不穩定的,為什麼?因為沒有出錢啊!
沒有出錢,心就不在那邊。錢在那邊,人在那邊,心就在那邊。
而沙和尚本身是沒有出半分錢,就拿了免費的股,而且這10%也必須等到公司賺到錢,他才能夠有分紅。萬一公司一路在虧損呢?那這種合夥人很快就会中途退出。
所以最好的機制就是,凡是合夥人一定要給錢。
再来就是一定要退出機制。
如果說当初沙和尚有給錢的話,也要有退出機制,給錢退出機制是什麼樣的?比如說:你以10% 進股在這間公司,那合約裡面寫得很明白,在一年裡面你退出,你是一毛錢都拿不回,這就是捆綁合夥人的退出機制。
比如說:我們一間公司有唐三藏、豬八戒、孫悟空和沙僧,那麼這四個人如果都是出錢出力的創始人,他們必須也有一個綁定的退出機制。孫悟空可不可以不干?可以啊,如果你沒有明確的退出機制,孫悟空一個不開心就不幹了,那這公司不就要倒了嗎?而且是即刻、馬上就倒了。
所以我們必須用一種方法來綁定所有的創始合夥人。比如說孫悟空,你要退出的時候,如果你只幹了一年,你是一分錢也沒有就要退出的,那如果幹了兩年,基本上可以退回10%到20%的股份分紅。那這就是一種退出機制。
公司不是不能合股,因为一個人是做不大,但是你需要很多合夥人,当有合夥人的時候,記得,一定要有合約的捆綁,要有很好的退出機制。